第两百零五章 这算什么事啊-《截取人生,我有一座轮回之宫》


    第(1/3)页

    “那他如今赶赴龙渊所谓何事?”

    李棠觉得大世子不会特意邀请此人前往龙渊只为赴一场家宴。

    “巧合罢了,前几日我遇见他,就随手给他发了一封请帖,至于何事……”

    他思考了片刻。

    “我将他从黑牢内捞出来后,随手将他打发回老家县城做了一个衙役。

    据说他家乡闹了灾害,作物颗粒无收,县衙开仓赈灾结果不少富农地主也争先要那一口紧缺的救济粮。”

    李棠闻言,    嘴角微微上扬,寻思道:“听说咱们大封有明文规定,赈灾的粥棚需立筷而不倒。”

    “奈何僧多粥少,饱僧踢开饿僧,无人愿意吃亏,贪念无穷无尽。”

    大世子耸肩道。

    “他来龙渊难不成是找州府的大人们主持公道?”

    李棠推测道。

    “应该是吧,只可惜真能主持公道的人已经卸任回京了,至于翁大人……”

    大世子唏嘘地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他是一位好官,但也是一位彻头彻尾的老官。”

    此话一语双关,    所谓的好官为国为民,翁书明自然问心无愧,然而老官是要结党善终,好为自己留条退路。

    况且他与郭仪甫还有一处不同,郭仪甫乃是京官外调,他自然能够以“虽千万人吾往矣”之决绝而无后顾之忧。

    但翁书明则是地方官,上有老下有小,家族亲缘的势力以及各方亲朋好友的人情关系甚是盘根错节。

    剪不断理还乱,他做事不可能不计后果,必须权衡好各方关系。

    就拿赈灾之事来说,那帮富农地主之中没准就有翁书明关系网中的成员。

    他倒是能口头上警告一二,甚至写一封檄文声讨该不义之举,但也仅此而已。

    许贤芝这番上州府告状,估计只会无功而返。

    “读了圣贤之书而无圣贤之能,这样是否也算悲哀?”

    李棠稍稍怅然道。

    “他已经无悲可哀了,不过他最近似乎在看兵书,打算投笔从戎。”

    “投笔从戎?如今天下太平他该投哪去呢?”

    李棠故意说道。

    “谁知道呢?没准……不对,    棠弟,你心里应该有数,这天下真的太平吗?”

    李辰罡深深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“所见歌舞升平,哪管阴沟浮尸?”
    第(1/3)页